吾读小说网

第91章 《估《学衡》》 (第1/2页)

天才一秒记住【吾读小说网】地址:www.liuqk.com

接着,胡适之开始仔细阅读这篇仅有一千六百多字的文章。尽管篇幅不长,却字字珠玑,开篇便以犀利的笔触将对手置于尴尬境地:“夫所谓《学衡》者,据我看来,实不过几个假古董所放的假毫光。”这句话犹如一把锋利的匕首,直指《学衡》杂志的痛处。

文章进一步写道:“夫‘衡’者?平衡也,度量之谓也。汝辈尚未寻得权衡之准,安敢妄论‘衡’乎?”这里不仅巧妙地运用了“衡”字的双关含义,还从根本上质疑了《学衡》杂志的立场与权威性。在古代,“衡”指的是秤杆,“权”则是秤砣,二者共同构成了“权衡”这一词汇。而作者在此讽刺《学衡》杂志连秤杆的准星都还没找到,就敢妄谈“衡量”与“平衡”,实在是有些不自量力。

接下来的文章可谓是找茬大赛,作者从《学衡》杂志的序言开始,逐一剖析了其中的每一篇文章,精心挑选出其在古文用词上的谬误,并且极尽揶揄之能事。他向杂志的编辑和作者们提出了尖锐的质问:你们不是声称文言文远胜于白话文吗?然而,即便是你们这些文化名人,留洋博士,智商卓绝之人,也难免在文言词汇的正确使用上栽跟头。那么,对于普通大众而言,文言文又有何推广的价值与意义呢?

胡适之读到此处,不禁拍案称赞:“真是妙笔生花,这完全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。这位作者的古文造诣实在令人钦佩。《学衡》所刊登的文章,我都翻阅过,虽然其中不乏有引发争议的观点,但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还是颇有可取之处的。然而,这位作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其存在的问题,真是个人才啊。”

他转头对梁漱溟说:“寿铭,在我们几个人当中,你对文言文的掌握最为深厚。依你看,这位作者指出的错误是否准确?”

在座的五人中,梁漱溟虽是最年轻的,生于1893年,比胡适之还要小上两岁,两人都是“90后”,另外三人则更大一些,都是“80”后,但是闻道有先后,术业有专攻,他虽然是几人中年纪最小的,但是对于华夏古典文化的钻研却最是深入。他把孔子、孟子、王阳明的儒家思想,佛教哲学和西方柏格森的“生命哲学”糅合在一起,开创了新的儒学思想。

梁漱溟沉吟片刻,然后缓缓开口说道:“据我观之,这篇文章必是国学深厚之辈所写,这种咬文嚼字的功夫最是考验一个人的古文功底,就像是问你‘回’字有几种写法一样,不是深研古文之人,是无法回答出来的,至少得达到辜汤生那个水平吧。他指出的几处错误都相当精准,确实是原

更多内容加载中...请稍候...

本站只支持手机浏览器访问,若您看到此段落,代表章节内容加载失败,请关闭浏览器的阅读模式、畅读模式、小说模式,以及关闭广告屏蔽功能,或复制网址到其他浏览器阅读!

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章继续阅读!若浏览器显示没有新章节了,请尝试点击右上角↗️或右下角↘️的菜单,退出阅读模式即可,谢谢!

新书推荐

酒肆小当家 仙胎咒体,从血炼全族走向长生 悟性逆天,清扫雕像领悟道法三千 乱世群英传之淫虐龙殇 全球守护灵:开局获得东皇帝俊 榴连味道的男人 废弃乐园的欧菈公主